肿瘤防治宣传周|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文末福利:肿瘤筛检项目优免)
2022-04-19
2022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癌症防治,早早行动。
本期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如何科学预防肿瘤的科普知识吧!
什么是肿瘤?
肿瘤是指机体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各种内在和外界的致瘤因素长期作用下,逐渐发生的过度而不协调生长所形成的异常新生物。
肿瘤由正常细胞获得了新的生物学遗传特性转化而来,并伴有分化和调控的异常,其诱发的刺激因素消除后,仍继续与机体不相协调地过度生长。
如何区别良、恶性肿瘤?
根据肿瘤细胞形态的特征和肿瘤对人体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不同,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1. 良性肿瘤
良性肿瘤是某种组织的异常增殖,形成一个肿块,渐渐增大,生长缓慢,增大后可压迫器官,影响器官的功能,但不会发生转移。
例如支气管内的良性肿瘤增大后可堵塞气管腔,最后使肺不能膨胀,导致气短、呼吸困难。
2.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一般指“癌”,生长迅速,主要以漫润方式生长,并可借助于淋巴道、血道或腔道转移到人体其他组织器官,治愈率一般都较低,而且被治愈后也容易出现复发的状况。
致癌因素?
大部分癌症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
致癌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化学、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遗传、免疫、年龄、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
如何预防癌症?
1/3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
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
1/3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我们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进行癌症的防控。
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
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01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酗酒、压力、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顾东风团队的研究发现: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显著降低国人癌症发生风险。
研究结果表明:每增加一项健康生活方式,癌症风险下降约6%;同时保持6项健康生活方式,与不超过3项健康生活方式个体相比,癌症风险将会降低17%。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保持健康体重、体力活动充足、不吸烟、限制饮酒、规律饮食、充足的豆类和蔬菜水果摄入及限制红肉摄入等。
癌症是由于自身细胞基因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是不传染的。
一些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如幽门螺杆菌)、病毒(如人乳头状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是会传染的。
通过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种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头状病毒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关的细菌和病毒,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03 防癌体检
防癌体检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其目的是让群众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
目前的技术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
要根据个体年龄、既往检查结果等选择合适的体检间隔时间。35岁以上的成年人应该每年做一次全面的体检。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树立癌症三级预防理念,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动参加防癌健康体检,做好日常健康监测,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为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控意识,深圳中海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的号召,围绕本次宣传周活动倡导,推出早筛筛查系列特惠活动。
降低癌症风险并不难,只要你行动起来!
活动时间:2022年04月15日-05月15日
活动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内容链接